首页

全体重踩裆部

时间:2025-05-25 03:55:57 作者:文化中国行丨来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还乡” 浏览量:81866

  南方日报讯 日内瓦当地时间9月6日15时23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

  在去年举行《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加强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近一年来,中国与相关缔约国和公约秘书处共同努力,向公约第62次常委会提交了红树林中心建设方案,得到了常委会的认可和批准。该区域动议通过后,将有利于我国通过公约平台与各缔约方,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国际合作和对话交流,有力促进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及合理利用,不断扩大中心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专门设置了红树林条款,组织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建立了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出台了营造林、生态修复等10多项技术文件。经过努力,中国红树林面积比本世纪初增加了7200多公顷,彻底扭转了面积减少的趋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国际红树林中心将通过建立开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深圳湿地和红树林资源丰富,全市(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湿地总面积近3.5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主要集中分布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深圳23个自然保护地中,有红树林分布的共8处。划入自然保护地实施严格保护的红树林179.18公顷,占深圳红树林面积60%以上。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对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深圳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的法规体系、工程规划、调查监测、国际合作等基础工作。同时,结合国土空间,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不断提高深圳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创造更多生态福祉。(蔡敏玲 张玮)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与国际多机构在北京共办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培训班

3月21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中国渔政亮剑2024”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4”系列专项执法行动。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王政涛:规范充电设施建设运行 消除充电安全隐患

再看澳大利亚,它之前因担忧新成员加入会延误自身潜艇研发计划,表现得并不积极。但由于第一支柱合作进展严重迟缓,澳方不得不对第二支柱合作报以期待,转而支持将日本拉进来。至于日本,则想把“奥库斯”作为在亚太开展军事议程和牵制中国的新工具。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宁夏联合11省(区、市)举办跨区域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

美国国内一些人企图渲染“中国威胁论”,加剧台海的紧张局势,挑动对抗,我们对此坚决反对。要维护台海和平,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同时任何人都不应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完)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台胞在舟山:卤肉饭香飘两岸 促进交流在心间

从事社区工作11年来,徐玫玫乐于跟居民打交道,把为社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的事视为工作乐趣。“我爱这份职业,在一件件实事中让社区居民收获更多幸福感,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徐玫玫说。

江西南昌:激发创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解答时代新课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新时代的理论创新要结合的最大实际,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就是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时代背景下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也是推动新时代理论创新必须把握的时代机遇。答好这张时代考卷,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